2005年4月22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副刊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翻译法治中国
实习生 丁伟英 本报记者 梁箫

  听着毛晋文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,常常有外国客人问:“HowlonghaveyoulivedinU.S.A?”(“你在美国生活了几年?”)当听说他从没有留过洋时,都一脸的惊讶,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。他给许多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做过翻译并出版过书籍,在给美国加洲一家美国评估机构翻译时,受到了该机构负责人的大力赞扬。然而谁能想到他却是一个没有一点外语“血缘”的农家子弟。
  毛晋文60年代出生在衢州江山的一个农民家庭。那时候,他连想要一本英语语法书的小小愿望都无法得到满足。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他闯进了英语的世界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,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片段:当英语老师时,他辅导的学生在竞赛中占了半数名次;做专业翻译时,他的英语水平让翻译行家自叹弗如;他创办的海文翻译公司,成为浙江省司法厅指定的翻译机构,得到了政法系统、银行系统和外事部门的认同。
  在去年6月的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上,毛晋文直接用外语对话,吓得学生不敢递简历,第二天这件事刊登于各大媒体上,引起了一阵轰动。
  当时,毛晋文和另外一名外国专家去招聘翻译人员。他们的摊位前相当热闹,围了很多从外国语学院出来的学生,手里拿着精心制作的简历。但是一会儿他们就发现,只有通过了初次口试才能把简历留下。简单的对话后,毛晋文问:“你知道‘长江三角洲’,‘垃圾填埋场’怎样翻译吗?”这一问把许多人都问愣了,才发现自己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。一大批应聘者被逼退回去,后面的人看到这情形也吐吐舌头不敢上前了。
  在毛晋文身上通透着浓郁的学者气息。“求真务实,追求卓越”是他的座右铭。即使是在今天,他还经常这样勉励自己:“我永远是小学生,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。因为翻译工作面对的是各行各业,今天翻译的可能是经济方面的,明天可能要翻译文学,后天可能碰到的是法律方面的了。”
  很多在海文公司里工作的人都说:“毛老师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,跟着他工作真的很累。”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在接触他之后,却愿意无偿地在他公司里工作。因为在他身边工作,不仅能大大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,还能培养自己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。
  “做事情就要做得顶呱呱,做得让人放心满意。”毛晋文他们就是凭着这种信念打造出了公司的信誉。他的办公室里放着许多翻译委托函,上面盖着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、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的红印章。现在,省内政法系统、银行系统和外事部门的公文很大比例委托海文公司翻译。说起这件事,毛晋文一脸的骄傲,这些部门的文件不仅对翻译要求非常高,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,能得到他们的肯定,那是一种崇高的荣誉。
  “这些文件都很重要,政府的公文不用说了,法律本来就以严谨著称,外交方面更是无小事。要翻译好,一定要有‘较真’的脾气,很多时候还真需要咬文嚼字。”为了达到“信、达、雅”的目标,毛晋文说这份工作做得并不轻松。“金钱不是衡量我工作的标准。”虽然毛晋文经营的是一家翻译公司,但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时代,他显然不在“跟潮流”。他现在做的很多翻译工作都是公益性的,如果从商业角度来说,那是零利润。
  自1999年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举办以来,海文翻译公司为西博览承担了大量的翻译任务,如翻译出版了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》专刊。这本宣传专刊里有很多古代传说和诗歌,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,要做到既保持原文韵味,又能使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它,不是易事。毛晋文硬是与英、日、韩等外国专家花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攻了下来,例如为了用英语更好地表达杭州的新景点,他会先去了解名称的由来,再与外国专家一起讨论,尔后征求领导意见,最后定稿。毛晋文认为,通过翻译让“杭州走向世界,让世界了解杭州”,这种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,“如果我们的翻译工作能够对提高杭州及浙江的知名度有益,那就值了”。
  瞧,毛晋文与外国专家们一起又全身心扑进《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》有关景点及人文历史介绍的英、日、韩等翻译中了。今年6月份杭州又将迎来中国首届动漫博览会,毛晋文他们有得忙乎了。